2011.10.18~碧芳
緣起:上個星期參加了一場研習----「班級讀書會的趣味與策略」,講師示範了
一個短篇閱讀問題與討論的方法,感覺很棒!於是實際運用於課文教學---
方式:1.教室裡的孩子分為兩組。
2.一半提問,一半回答所提問題。
3.將所提問題快速書寫於黑板,再由孩子主動認養回答。
※注意:務必每一個孩子都需發言(重複無妨)
結果:1.孩子快速熟悉課文內容且興致高昂
2.藉此整理說明「故事結局」,同時預告“口頭發表”“不同的故事結局”
【擬】我手寫我口,寫出自己口頭發表之內容。
省思:1. 改變不同的教學策略,孩子開心,自己更開心。因為『改變』而看見
『不同』。
2. 一直以來,上一課新課文,我習慣於請孩子前一天先閱讀課文內容並
找出兩個問題,因此孩子所提問題頗有深度,屢見開放性問題。
3. 本課課文內容具討論性應該也是造成問題及答題具有深度的原因。
【感動】回答問題之內容顯然經過思考。
【遺憾】課堂上僅紀錄問題,來不及紀錄回答內容。
附錄:〈孩子上課所提問題〉
第八課天天星期三
◎ 為什麼小羊怕上台說故事?
◎ 老師說星期幾要上台說故事?
◎ 為什麼小羊向小天使求救?
◎ 為什麼天天是星期三?
◎ 為什麼小羊在床上翻來翻去?
◎ 為什麼小羊睡不著?
◎ 小天使為什麼把星期四變成星期三?
◎ 為什麼小羊高興到了明天是星期四?
◎ 為什麼小羊受不了?
◎ 為什麼小羊媽媽要撕日曆?
◎ 為什麼小羊不上臺?
◎ 為什麼小羊怕星期四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